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雨林奇观枯木逢春,已经干枯的树木,到了春天又长出新叶,恢复活力。△五指山脚下的黎族村寨与当地村民。
△身着民族服饰的水满乡当地村民。春幡春胜,无边光景一时新。(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沿着林间木栈道前行,仿佛穿行于绿色的海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海南,除了五指山下的毛纳村,他还去过三亚的玫瑰风情产业园、海口的施茶村石斛园,考察调研的都是当地的特色产业。(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总书记曾经这样透彻分析海南: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
(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都经过了先试点、再建设。去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有的地方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缺兵少将,运转起来疙疙瘩瘩。当前,基层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表海、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有关部门要在严格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
经济一有波动,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农民工。去年,党中央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如果各地都只想吃饭不想种粮、只想吃肉不想养猪,那谁来保供给。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稳扎稳打、久久为功。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当前,扩内需、稳投资、搞建设,不能只盯着城镇。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现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
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第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大豆等种子讲了多少年,但突破进度还是很不理想。
现在,粮食生产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式,要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挡升级。
今后15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要抓紧充实力量、完善运转机制、切实予以加强。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体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更好为三农服务。
这些年,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2021年5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这个决心一定要下,该拿的钱一定要拿。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乡村治理也是一次大考,各地经受住了考验。要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要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巩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成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大趋势,村庄格局会继续演变分化。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